严谨执教真情育人
——记省级教学名师、机械学院院长刘春生教授
1985年9月10日,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刘春生,与同事们共同庆祝了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30年后,又一个秋高气爽的9月,已成为矿山机械行业领军人物的刘春生,听到耳畔传来“刘老师”的称谓,心中充满了别样的欣喜和满足。1961年出生,已经从教33年的刘春生教授,用他丰满的人生,诠释着教师的情怀与精神。
刘春生教授,现任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机械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机械设计及理论”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带头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矿山机械系列课程”省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液压传动”省精品课程负责人。兼任中国煤炭行业资深会员、煤矿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0个学术职务。在我校工作30余载,一直奋斗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先后获省级教学名师奖,省高校教师年度人物,省劳动模范,省模范教师,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省总工会“三大工程”创新能手等多项省级荣誉。
一、爱岗敬业铸师魂
刘春生教授坚持不懈运用科学的教育规律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实践,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的精神追求,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治学严谨。连续10年是学校模范工作者,连续两届获得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座右铭,以品德至上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敢于创新、敢于担当。他坚信身教重于言传,在教学、科研方面身体力行,在品德方面率先垂范,对年轻教师、对学生起到典范作用。为授业,他淡泊名利,上世纪末,煤炭产业走出低谷转入快速发展之际,国内各类大型煤炭企业多次高薪引聘,他坚守自己的理想不动摇,忠守于党的教育事业。
二、潜心教学育英才
刘春生教授从教33年来,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们。他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就任院长后在负责学院全面工作的同时坚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任务。他坚守着教学工作是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学习为主,以教师讲授为辅,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价值,从专业前沿需求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学生如何学习、是否学会、能否灵活应用为主,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他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科研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和实践中,在教学和科研紧密融合中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有效保持教学活动的活力,使课堂丰满、充实、活跃,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做为“矿山机械系列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液压与传动”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他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200余学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6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坚持深入煤矿一线,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并把科研项目及时转化为本科、硕士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或论文题目,做到真题真做,并给其他院系教师介绍和推广,发挥了省级名师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刘春生教授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带领教师深入大企业开展对接活动,根据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年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主持完成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发表教研论文15篇,编、审规划、特色等教材10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主持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3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其做法和成果已在全校进行推广。
刘春生教授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团队建设。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并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采取多项政策措施,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观念,推动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为青年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近年来,指导2名教师获校基本功大赛一等奖,4名教师获校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名教师获国家多媒体课件一、二等奖。作为导师他经常深入课堂督导,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倾囊而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青年教师爱岗敬业。
三、服务社会勤钻研
刘春生教授被国家人事部授予“653工程”煤炭行业煤矿机电领域首席专家,在全国煤炭领域享有极高盛誉。多年来,他带领矿山机械团队一直致力于煤矿机电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主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863”计划等4个项目,主持教育部重点、省科技厅攻关等6个项目,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完成纵横向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创造直接与间接效益1.5亿元,解决许多困扰企业、现场重大疑难问题。尤其是在采煤机械设计理论领域为我国煤炭行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sci和ei检索论文18篇。
刘春生教授作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五个支撑子平台之一的“煤矿机电设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负责人,在完成日常工作同时,利用寒暑、节假日和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上。无论是研讨方案、图纸设计、零件加工,还是组织装配、实验实施,办公室和实验室成为他两点式工作的主旋律,他工作的热情和严谨的科研态度深深感染所带领团队成员和指导的研究生。在有限经费条件下,先后为学校自主研发了“采煤机多截齿参数可调式旋转截割煤岩试验系统”、“采煤机弹性扭矩轴动态扭断测试系统”、“采煤机截割部、牵引部试验台”,累计为学校节约资金140余万元。他指导的研究生,1人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2人获省研究生创新基金,1人获省优秀研究生论文,3人获校优秀研究生论文。
育英才看桃李满枝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记省级教学名师、经济学院院长鞠耀绩教授
鞠耀绩,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黑龙江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担任黑龙江省科顾委专家、黑龙江省煤炭经济管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等社会兼职多项。
从教以来,鞠耀绩共主编教材、专著5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ei、istp、cssci检索十余篇。主持完成省级教研、科研项目4项,在研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委省政府委托咨询重大项目--“五大规划”之一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落实,主持完成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委托项目1项;省发改委委托项目1项。累计完成科研经费50余万元。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3项。多次获学校“模范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教学评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这些成就和荣誉的背后,是鞠耀绩教授多年来对教育事业任劳任怨的奉献,对执鞭任教的深深热爱,对育人理念的科学探索,对社会责任义不容辞的承担。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鞠耀绩教授从教30年来,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无论科研工作和行政工作多么繁忙,他始终坚持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先后主讲了《国际贸易》、《煤炭工业统计》、《统计学》、《运筹学》、《财政金融》、《财政学》、《国际金融》、《模糊数学》、《证券投资分析》、《资源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专题》等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经验,既能深入讲授理论知识,又能融合实际问题分析,深受学生欢迎,履行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职责。在教学上,鞠耀绩始终秉承“己之所欲,必先予人”的信条,无论是对本科生还是硕士生,他从不因自己在学术上的地位对学生敷衍了事,讲授每一门课前他都会深入思考、系统研究和反复推敲,力求展示给学生该门课程的完整思想体系、最新研究动态和科学思考方式。很多时候,他所奉献的都是他正在潜心研究的前沿专题和精华思想,他看重的是自己的知识财富能够被学生分享并传承下去。
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鞠耀绩教授的提议下,在经济学院的学生中全面推行了导师制。导师制是除班主任、辅导员外,为每位学生指定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业导师,侧重于对学生个别指导,导师既要作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引领者,又要作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就业的服务者。通过师生共同努力,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人,确保了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导师的带领下,学生参加了“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第二届“朝阳杯”金融知识大赛及首届“工商银行杯”金融创意设计大赛,有6名学生、2个团队获得省和国家级竞赛奖项,大学生素质教育立项6项,大学生科技立项31项,获得经费资助2.76万元。
渠清如许为有源头
“选择了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正是这份执着与坚定,为其在教学、科研、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在鞠耀绩教授的倡导下,经济学院在本科生和双学位教学中开展了案例式教学改革,并以金融专业为试点,每门专业课尝试进行2课时的案例教学改革,在全院举办公开课进行推广。经过一年的建设,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为推广案例式教学改革成果,2015年7月24日,联合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在我校共同举办了“全国煤炭类高等院校案例教学研讨会”。经济学院借力此次研讨会极大的促进了教学过程中煤炭企业案例的编写工作,提高了案例的编写质量,并为解决高校案例教学的瓶颈问题,更好的研究推广煤炭企业管理案例,让企业的案例走进大学课堂,助力高校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鞠耀绩教授作为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项目《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他带领学院科研团队,承担了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工作,成功承办了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抢抓资源城市转型调整机遇,促进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黑龙江省落实〈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同时由鞠耀绩教授主笔,向省委提交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获省委领导的重要批示。
集体事业,薪火相传
在提高自身学术造诣同时,鞠耀绩也不余遗力地推动集体事业的发展。他始终认为,教学、科研都不是一个人独善其身就能修得正果,而是集体责任感、使命感的薪火相传。鞠耀绩教授非常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议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提高教学能力和提高科研能力的制度,如青年教师导师制的规定、教师承担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的要求、攻读学历期间的相关规定等,使经济学院教师博士及在读博士人数达到总人数的42%,多名教师在教学大赛中获奖,省级立项、省级获奖数量逐年增加。
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鞠耀绩教授切实发挥了传、帮、带的名师作用,所指导的青年教师硕士生胡彩梅在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顺利毕业,并进入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团队的博士后流动站深造;他的第一个硕士生张倩留校任教,顺利考取哈工大博士,并于201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开创了我校青年教师获国家社科基金的先河。
鞠耀绩教授怀揣教育梦想,以“育英才为本”;心系师生需求,“躬自厚而薄责”。他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为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竭尽了全力,为自己一生的教育事业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