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科研梦 静待花开月夜时
——记实训中心武立立
武立立,1979年1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03年参加工作,2008年提前一年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获黑龙江省第七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赴香港中文大学访学6个月,2010-2011年赴美国田纳西大学访学一年。2013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物性研究工作,作为第一作者在j. phys. chem. c 和 appl. phys. lett.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9篇,影响因子总和近30。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科技项目各1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成果。入选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黑龙江科技学院优秀青年才俊培养计划;获得黑龙江省科技奖自然类一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
上路,只是想把手头的事情做得更好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从前,在一个教堂的工地上,有人问三个石匠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儿。”第三个石匠眼中带着幻想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所大教堂,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石匠。”结局是第一个石匠永远只是一个石匠,只在辛苦地混饭吃;第二个石匠成为了包工头,改变了自己生活的方式;第三个石匠为自己的目标一直努力,最后成为了一名建筑师。我不是一个从小就有清晰目标和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做科研,并没有想要做最好的石匠活或是成为一个优秀的石匠,当时只是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因为一旦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它会让人彻夜不眠,那是一种推开窗豁然开朗的感觉,心情格外的激动和兴奋,这就是研究坚持做下去的原动力。当然,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做研究更是不容易。况且再有兴趣的事情天天做也可能会厌烦,尤其是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时候。
我也曾像枯井中的驴子一样,抱怨、哭泣、不开心。但想想,困难和弯路不过是命运赐给我们的礼物。不要管枯井或是别人向井中铲落的泥土,将背上的泥土抖落在脚下就好。如果一切平顺,我怎能沉静下来思考,生起智慧?如果没有困难,谁又能在平凡安逸的日子中提升自我、砥砺前行?我不是命运的宠儿,可谁又会永远地一顺百顺。超脱也好,阿q也罢,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相助之人,带上兴趣,一切就会变得美好。
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晚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相信任何一个成功的科学家都需要极大的付出。清华84-86年生物系系主任老蒲,在美国已是赫赫有名的终身讲席教授。他在美国开组会时教导学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最大的诀窍是工作刻苦,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如果你能做到,可以在实验室待下去;如果你不能,就离开实验室。其实老蒲说的是大实话,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科学家说出的话。我想说的是,任何没有时间保障的结果要经得起推敲很难。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只是比别人更认真、也够专注。我从不吝惜自己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现在,做研究就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有时间的时候,放着音乐,翻翻书,喝点或茶或水或咖啡,动动手指查资料,有了好想法到仪器上实践一下,遇到问题找人聊聊,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无忧无虑地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科学问题,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与你分享 我的科研经历
——记材料学院周长海
周长海2004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同年考取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硕博连读,2009年博士毕业。2010年至2014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2012年6月到我校任教。
他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编号:51501058)和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2543069)等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601004、21103036、91216123)、黑龙江省新创办企业项目(编号:gc15f00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gbb1213033)等项目。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学术corrosion science、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oxidation of metals、optics expres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近20篇。出版撰写规划教材1部,2011年黑龙江高校技术奖一等奖1项, 2009年大连市科学技术学会颁发的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1项。
从小学到博士毕业,一路走来,经历着欢欣、喜悦、茫然、醒悟与成长。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追寻科学真理的漫漫长路,经历酸甜苦辣咸。今天,我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在一线从事科研的青年教师们共同分享。
学会交流
在我们处于困惑或试验不顺利时,千万不能逃避,更不能放弃。此时,交流往往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开始。
困惑是因为我们从事科研的目标模糊,而试验不顺则是我们准备不充分或是钻了牛角尖。这时,我们可以和导师、长者甚至是同学好好沟通,从他们那里汲取新思路、新方法,有助于我们开展科研活动。尤其是在我们选择科研方向时,最容易困惑,感觉没有什么可做了,能想到的都有论文发表了。这时最需要一个指路人,给我们指明方向。
坚持查阅文献
文献往往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新的思想、新的思路。通过选择性的阅读文献,可以对我们从事的科研方向有更深的认识,也能从中找出研究的热点、关键点及难点,这对我们从事科研具有重要意义。要明白科学研究不能是简单的重复性实验,而是有探索性的未知领域,我们的目标是从中发现新规律、新机制,不断把某个领域的研究推向一个高度。当然,我们能做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要妄想我们能有太多的创新性东西,能把一个领域的某一个难点突破了,就是最大的成绩。
付诸实践
想法固然重要,但不能被证明,就相当于是一张白纸。其实,科研就是通过试验不断发现新问题,进而通过试验不断验证新问题的渐进式过程。如果没有实践,就不会有新问题,那么科研就不复存在了。我们在试验过程中,要正视遇到的失败,可以说做试验遇到困难、遇到失败是家常便饭。面对失败、困难,我们第一反应应该是查明原因,是什么导致的失败,是方法?是思路?还是材料?自己找不到原因的话,切记放弃,多与人沟通,多查阅文献,终究会找到解决的方法。
善于总结
科研结果被接受,可以说是我们做科研的终极目标。怎样表达出来让别人认同,则体现了我们对自己科研的理解深度,这就涉及到论文的写作。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论文写作经验,也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这里谈一下我对论文写作的一些体会。首先,要明确自己研究内容的价值,有价值的研究一定要充分论证,多查资料,多方面证实自己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不用急功近利,更不用化整为零,把完整的研究内容,分成几篇文章来写。其次,要平时积累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文献,尤其有影响力的文章一定要读透,这样自己科研内容的重要性在撰写的时候就易于体现出来。第三,要积累论文相关的写法与语句的表达,更要注重图表的处理及加工。第四,要选择合适的期刊,对口的期刊作为优选,不要奢求走偏门投不对口的期刊,即使发表了影响力也不大。最后,一定要重视审稿人的意见,或许你认为他是外行,但反过来想,外行的意见我们都解释不了,那么这篇文章的论据显得多么弱。其实审稿人的意见应该看做是提高我们科研水平的一个途径,也可以看成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鞭策。
最后一点就是坚持
要知道科学研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有可能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路。经历过的人都知道,科研的不确定性是难于预料的。或许今天设备坏了,或许明天思路断了,或许自己试验没做完,别人已经发表了。如果你退却了,就真的退出了。如果你坚持着,就可能突破了。没有永远过不去的坎,这是科研学者可以鼓励自己的话。在要放弃的时候,多想想自己论文接收时的惊喜,多想想自己试验成功的喜悦,多想想自己科研成果得到别人认同的成就感。相信你还是会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