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结果,我校共有11个项目获得资助,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获批数量创我校历史新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科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和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中以及科研院所中的优秀研究人员所申请的具有代表性和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课题,以期提升我国的整体科学研究实力,为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我校始终以服务为导向,立足国家、区域和行业战略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逐年提升。此次11个项目获批,正是我校科研水平整体提升的重要标志。
党委宣传部将陆续刊发获评者的体会,以期对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营造更加浓郁的学术氛围,努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沉心静气 脚踏实地 以科研带动团队发展
——记矿业工程学院张国华教授
张国华,男,1971年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矿业工程学院院长,矿业工程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校教学名师。
从教21年来,张国华始终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根本,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在教学和科研团队中的示范与带头作用。
潜心教学研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张国华始终将使学生“明其理、知其用”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将讲好每一堂课作为教师的根本。他潜心课堂教学研究,虚心请教,丰富经验,改进方法,从备课到课后反思,从教学内容设计到课堂讲授与组织管理,一步一个脚印。近年来,结合学校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省教育厅教研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1项,发表教研论文13篇。先后主编出版了全国高校“十五”规划教材1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全国高校本科教材1部,参编“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
作为研究生导师,他积极为研究生创造学术研究空间,搭建科研平台,营造严谨的学术氛围,建立周研讨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自2005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共指导硕士研究生32人,其中已毕业20人。在毕业的研究生中,1人获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人获得校优秀硕士毕业生荣誉称号、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张国华本人也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荣誉称号。
他带头将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课程建成了校级精品课。1997年获得学校首届“十佳”教案,并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1年在学校首届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同年获得鸡西市优质课教师荣誉称号。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他提出了“四个环节”以及相应的“五个模式”,在200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针对课堂教学,他提出并实施了专业课两段交叉式教学方法,在2011年度校级教学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2009年获得校级教学名师荣誉称号,2014年获得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创新发展思路,促进专业不断发展
作为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2005年张国华从零做起,在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基础上,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建立并完善了教学基础文件,并立足长远发展,开始在教研室内部实施“教研小组内部听课制”,使青年教师快速适应课堂教学。
结合实验条件差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依托学校投入保证实验条件,依托自主研发充实实验条件,依托科研与科技服务提升实验条件”的建设思路并予以实施,累计为学校节约资金近百万元。结合实验人员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师兼任实验师的“双师制”,充实了实验教学队伍。结合毕业设计经验少的实际情况,实施了“教师立题答辩制、学生选题互选制、教师指导小组制、日常管理分散集中制”,使毕业设计工作逐步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总结以往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小组跟班上岗、现场实施考核制”。通过不懈努力,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利用三年时间就将安全工程专业建成校级合格专业,为2007年迎接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撑。他本人也因此被评为校级“教学评建标兵”。
2008到2011年,又经过三年不懈努力,他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将安全工程专业建成了省级重点专业。根据安全工程学院发展的需要,2010年张国华负责申报了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并于2011年成功获批并开始招生。
积极拓展空间,促进团队快步成长
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在不断强化自身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同时,张国华非常注重学科团队建设和条件建设,以及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和团队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一方面,他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优化学科队伍,整合条件资源,创建校内外平台。另一方面,他利用节假日,经常带领青年教师深入现场,针对沿空留巷、底鼓控制、极近距离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急倾斜薄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等困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科技难题,开展现场科技服务工作,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国华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横向科研项目5项,承担科研项目11项。先后获全国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双鸭山市、鸡西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煤炭学报》、《重庆大学学报》等国家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4篇,其中ei检索14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专利2项,出版专著1部。2012年获校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常怀感恩之心,常怀回报之念,张国华时刻用实际行动回报着母校的培养,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踏实进取、开拓创新,坚持着一种“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的进取精神,在黑龙江科技大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用心血浇灌着自己衷心热爱的教育事业。
兢兢业业做学问 潜心专业搞科研
——记矿业工程学院肖福坤教授
肖福坤是我校矿业工程学院副院长、黑龙江省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在煤矿深部开采及其灾害控制方向开展研究。东北大学硕士、博士毕业。已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工作站。同时担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东北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协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专家等社会职务。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多项。曾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鸡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10项,主编教材多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0多篇被ei、istp检索。
自1995年从东北大学毕业进入黑龙江科技大学工作以来,肖福坤始终冲在科研一线,走过了20年风雨兼程的科研路。
苦练内功,潜心钻研,专业领域结硕果
肖福坤从最基本的物理实验、数据采集、理论分析做起,每一项细小的工作他都坚持做到分毫不差。他经常跟身边的研究生和同事说,“做科研不但要有创新精神,还要能坐得住冷板凳”。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只要不出差,实验室就是肖福坤的家。在“十一五”规划项目攻关期间,为提前完成科研创新目标,他每天做实验到半夜,困了就趴在桌子上休息,第二天早上八点依旧正常上班。他的科研记录不只记录每一天的实验情况,还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查阅的众多相关的参考资料。
20年来,他出色地完成了多个横向和纵向课题的研究工作,为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防治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2013年对黑龙江地区煤矿冲击倾向性进行全方位普查测定和矿井危险评估工作,为下一阶段冲击地压的防治和监测预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对绿色安全矿山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科技难题,为煤炭企业解决了大量问题。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了科学研究放弃了多少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时光。
知难而上,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
冲击地压是近些年煤矿灾害事故高发的原因之一,也是世界难题。肖福坤带领团队针对黑龙江地区冲击地压的特点潜心钻研,对煤矿冲击倾向性测定国标参数提出多个修正指数。
肖福坤常说,我们的研究要细,要准,一定要站在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达到研究的目的。我们的数据就是“情报”,保障矿山安全的“情报”。矿山灾难的发生时刻警醒我们科研的重要性,冲击地压矿井需要我们。
对他来说,科研路上充满各种挑战。回忆起曾经的艰难岁月,肖福坤感慨万千。在冲击倾向性煤层能量传递引导研究过程中,某项技术指标始终无法达标,他带领研究团队夜以继日的想办法突破该难题。那段时间他连续几个月没有好好休息,可以说是没日没夜扑在了难题的破解工作上。他锲而不舍、知难而上的精神也感染了团队成员。大家众志成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集成和关键难点的突破性进展,发表的相关论文得到同行的认可。其最新提出的关于冲击地压防治的研究内容获得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德艺双馨,言传身教,投桃报李带团队
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教授要么狠抓科研要么狠抓教学,似乎出现两种不同观念,碰撞也相当激烈。但在肖福坤的心中,却深深印刻着八个字:“淡泊明志,授业解惑”。在他看来,追求科研的突破很重要,但传承也同样重要。他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一定会安排出时间进行教学。他将科研融入到课堂当中,将最前沿的现场问题,通过科研解决的过程与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不但了解了问题由来,更懂得了问题的解决过程,更深刻的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他教导学生就像一个农民侍弄自己的庄稼一样,用爱心、用耐心,教他们为学、教他们为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聆听过他的教诲,对肖福坤老师的评价都是诸如严谨认真、博学儒雅等美誉。
肖福坤一直认为“明天是年轻人的明天,科研团队需要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团队。”利用科研带领整个团队的进步是肖福坤的重要目标之一。一些年轻老师在这个团队得到了发展,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从教20年来,肖福坤老师的学生无论是考博还是参加工作表现都非常优秀。他们不单继承了肖福坤老师的学识,更学到了他对待科研对待生活的态度。
简单的语言难以言清科研一线的清苦与艰难,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份坚守和执着,肖福坤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的采矿人。
科研道路无捷径
——记科技处副处长刘宝良教授
刘宝良的科研道路是从2003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开始的。回想10余载的科研时光,刘宝良老师说:“科研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勤奋与坚持。”
学位论文写作,培养科学思维和独立科研能力
硕士学位课的学习,让刘宝良掌握并加深理解了力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硕士论文使他初步掌握了做科研的思路和方法。围绕硕士论文题目,刘宝良查阅了大量文献。为了追本溯源查到这个方向的第一手文献,他查阅了工大的所有过刊阅览室,找到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方向,出发点是什么,基于什么思想来考虑这样的问题?然后,他又把导师提供的主要文献资料后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全部查到,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打开了自己的科研思路,确定了硕士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可以说,硕士的学习,培养了刘宝良科学的思维能力,也使他真正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2005年硕士毕业后,刘宝良直接攻读了博士学位。博士学习使他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为了完成博士课题,他把美国nasa报告中有关断裂力学的科研报告全部研读了一遍,并进行梳理、总结、分类,开拓自己的科研思路,激发自己的科研灵感。
读博期间刘宝良没有脱产学习,所以主要是利用节假日时间做实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理论推导等。他在理论上建立了常位移不连续单元法,分析了不含缺陷情况下弹性裂纹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读博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检索10篇,ei检索3篇,有2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断裂力学等级杂志meccanica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博士阶段的学习,使他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具备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选定方向坚持,科学研究工作不间断
2010年博士毕业后,刘宝良开始负责理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事务上的事情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为了不间断自己的科研工作,他工作之余坚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探索研究,一直保持与导师、同学及同行之间的学术思想交流,了解本领域的学术前沿问题。每个长假他都有计划地给自己制定科研任务和科研目标。
博士毕业后,他成功申请了省教育厅项目和青年学术骨干项目各1项,2010年被评为我校的首届青年才俊。这使得刘宝良有了基本的研究经费,在材料的疲劳破坏、断裂理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篇,获得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2012年申请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晋升教授。
脚踏实地积累,探索路上终得项果
我校近几年对国家基金愈加重视,许多教师已经获得了国家基金项目,这种身边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安全学院的吴强教授结合自身的成功经验,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政策、选题、申请书的撰写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给了刘宝良很多的帮助和启迪。
申报国家基金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前期研究积累要好。较好的研究基础是成功申报的前提条件,平时注重自身的工作基础,多思考、勤梳理、常总结,这是走向成功的最可靠保证。国家基金比较重视发表文章的档次和数量,特别是在自己研究领域的主流期刊上发表比较有影响的论文。国家基金项目是赞助那些能够在科研上有所突破的人,评审比较看重前期基础,从来不会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即使你的研究内容非常值得做,你的研究计划也值得资助,但是如果没有任何工作基础,也无法让人相信你能够完成。
从2011年开始,刘宝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着手进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申请,探索超高温陶瓷材料的断裂强度问题。超高温陶瓷材料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这种材料主要用于高超声速、高机动的远距离精确打击为主要技术特征的高超声速武器,已成为世界军事研究的热点材料,对未来战争概念和模式将带来一场革命,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出现将给人类生活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个选题属于力学与材料的交叉学科,也是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扶持的力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刘宝良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100余篇,掌握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现状后,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开始了探索性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硼化物基超高温陶瓷材料的压痕-淬火实验,采用经典的三点弯曲实验,根据已有淬火实验现象,得到了zsc和zsa基两种uhtc材料的断裂失效模型,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到2015年,在断裂力学方向已经发表论文20余篇,这些都为国家自然基金的申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刘宝良教授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这离不开他多年在同一领域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