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当前,我校已全面启动党史学习教育。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应紧扣目标任务,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为更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校将推出讲好“三个故事”融媒体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即讲好党史故事、讲好科大党史故事、讲好煤炭精神故事。今天我们首先推出“科大党史故事”专栏,让我们一起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一起讲述在学校发展各个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和故事,一起在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动力。
他是“大海的儿子”,却在白山黑水间转战多年;他是工人阶级久经考验的伟大战士;他怀着朴素的教育情怀,在煤城在矿山建立起一所所煤矿工人学校。他的经历为学校注入了红色基因,并代代相传。今天,科大党史故事第一期我们来讲述我校奠基人、名誉校长陈郁的故事。
陈郁(1901~1974),广东宝安人,幼名陈旭贵。我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和广州起义、省港大罢工的组织指挥者之一。在他长达5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国家燃料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长等党内外领导职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繁荣富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才华。
广州起义主要领导人
陈郁担任燃料工业部长、煤炭工业部长的任命书
1947年2月,陈郁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生产委员会副主任。同年5月,他倡导袁溥之在鸡西创办了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陈郁个人兼任“名誉校长”。他长期从事工人运动,深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对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重要意义。因此,只要一有可能,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他也要兴办学校,为革命培养人才。在战火纷飞的东北,陈郁在沈阳举办了工人干部训练班;在撤出沈阳的行军途中,他办了“军政干部轮训班”;在长春停留不到一个月,就在伪满皇宫办起了“工人政治大学”;在北满剿匪作战紧张的情况下,他又在勃利创办了“青年干部学校”。
陈郁同志与毛泽东同志在一起
陈郁同志与周恩来同志合影
从1947年创建东北工人学校时起,以及后来陆续创办的若干学校,陈郁都亲自指导参与了学校的创建、校址的选择、领导班子的确定、师资的选拔、学员的招生等,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方法,为创建新燃料工业部的干部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在共和国成立后,陈郁担任第一任燃料工业部长,他以一贯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激情,以革命家的战略思维,紧跟时代要求,提出教育思想,发展矿业教育事业。陈郁发现,在中国各条战线的工人中,煤矿工人的平均文化程度最低,文盲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他下决心要“尽快改变这种状态”!
1950年,陈郁在关于提高教职工文化技术水准报告中指出:“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准,壮大技术力量,是社会主义带有战略意义的一项基本建设任务。”陈郁重视教育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认为教育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他在不同场合不只一次提到:“兴办教育事业,不能仅看成是职工的福利事业,而应当成为生产投资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有文化技术的工人和没有文化的工人,创造的价值是大不相同的。”
50年代的陈郁
据统计,到1952年,在陈郁的领导下,燃料部共办起了285所业余学校,54%的职工参加了文化和技术学习。到1953年,煤炭管理总局管理的大专院校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专)4所,卫生学校2所,管理学校1所,技工学校4所。形成了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函授、夜大、职工业余学校、工人速成中学、工人速成班等多样的办学类型,初步形成了层次多样、布局合理的教育格局,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恢复、发展、腾飞做好专门人才的准备。
他创建了新中国煤炭工业职工教育、干部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体系;他勇于创新,充满激情,对国家的煤炭教育蓝图积极谋划,努力实现;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他走到哪里,就把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的学校办到哪里,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贡献。
1950年陈郁同志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燃料工业部部长时毛主席写给他的信
陈郁逝世后徐向前元帅题词
陈郁逝世后陈云同志题词
陈郁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革命战争、生产建设、教育事业的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他的教育思想、办学精神;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在学校初建,还是在以后的发展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生生不竭的动力源泉。